时间: 2024-08-30 11:44:53 | 作者: 墨粉盒
将纸质卷宗转化为电子卷宗是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性工作。目前档案电子化采取同步扫描的方式,能够从案卷材料的上传过程中大致展现案件运行流程,是案件办理的动态展现。同步扫描关键在时效,核心在适时,其价值功能大多数表现在实时监控、随时分享、按时签署、及时公开四个方面。
实现远程实时监控,可以更加好让上级法院对案件进行相对有效的监督管理。循道而进方能严规守矩,案件监督不仅要事后有据可依,而且要事中依矩而行,其重心更加倾向于防患未然,促进程序正当。违法违规操作大都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案中监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步扫描是案件流程的客观真实记载,缺失同步扫描就不能实时监控,如果只能案后查阅那就无法全程监督。同步扫描是纸面上的“程序法”,其案件办理流程能够被及时观察,使得案中监督成为可能。在审判管理中,从管理更强调服务来看,同步扫描能够让管理者通过查看时间节点、查询阶段材料,发现办案瑕疵,提醒承办人增强办案责任,进一步提升案件质量。同步扫描的时间流动性还能够为客观分析审判运行状态趋势提供帮助,建立起更符合司法规律的案件质量评估体系和评价机制。另外大数据时代要求管理者具有系统性、全局性思维,案件办理过程中的大数据能够为管理者从多维度提供多重价值。随着信息化3.0的技术升级,同步扫描中的某些功能意义还有待开发,比如诉讼时限、办理效率等重要信息被管理者提取、分析,能更好地研判案件走势,分析案情模式,精细化察觉缺陷,精准化解决问题。
实现卷宗随时共享,能够更好地让合议庭、审判委员会对案件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特别是司法责任制的深入推进对审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审判委员会而言,从总体看,统一裁判标准、总结审判经验、讨论决定审判工作重大事项等职能都要求审判委员会委员对本院案件、案情有充分了解和全面把握,这就要求审判委员会不仅要有结果运用,还需有过程关注,从案件办理进度中找准症结、总结经验、升华理论。从个案看,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每一个案件均关涉重大,需慎之又慎,对案情的了然于心是基本要求。在同步扫描之前,承办人报告案情的“供给”与审判委员会听取案情的“需求”之间有几率存在裂隙,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了案件讨论的质量与效率。同步扫描能够让审判委员会委员随时查询,对案情提前把握,结合自己需要梳理问题,理清思路,对审判委员会高质量、高效率地讨论案件意义显著。对合议庭成员而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 》明确要求合议庭其他法官应当共同参与阅卷、庭审、评议等审判活动,独立发表意见。这就要求合议庭成员对案件要有实质性了解,从而提出自己的真实意见,真正意义上解决合议庭“合而不议”的问题。在同步扫描之前,合议庭其他法官书面材料较为匮乏,通常是在庭审中的听,在同步扫描之后,则兼顾了书面上的看,显然更加利于合议庭讨论案件。
无论对审判委员会、合议庭会议还是专业法官会议而言,在会议之外,能够结合自己情况选择时间、地点阅看案件,突破了时间与空间局限,从案件签署的角度看,提高了效率,便捷了方式。以往通过同步扫描力求解决的“审批”效率低的问题,同样适用于改革后达到“签署”的效率性。比如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要求审判组织的法官依次签署完毕后,裁判文书即可印发。在审判组织内部,依然要有序地签署案件。一般来说,一个审判组织内部能较好调节空间与时间的分离,但是,当不进行同步扫描前,卷宗材料流动性较小,各审判组织人员未能独立自主地查阅案件,轻易造成签署成为点头同意,流于形式。从推行院庭长办案来看,有的审判组织的审判长是院长、副院长,因他们同时担任了诸多管理性事务,同步扫描对提高审判效率更为必要。另一方面,同步扫描便于庭长从宏观上指导本庭审判工作。庭长监督管理职能是在对审判过程的理性分析、客观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同步扫描的内容载体,庭长就缺少了一种有效的分析研究工具,降低了宏观指导的科学性与说服力。
一方面,同步扫描有助于增强当事人对司法的信任。导致不信任的重要原因主要在于不明白,提高司法公信就要最大限度破除司法的神秘感,让当事人能够从案件信息系统中查询到案件真实信息、办理进度,让阳光司法 “无死角”。同时,从司法亲近感上来讲,当事人参加诉讼活动的行为与同步扫描所反映的记录保持一致,能够增加当事人的司法认同。另一方面,从社会公众角度看,同步扫描能够增进司法公信。裁判文书上网是结果公开的成功典型,同步扫描是过程公开的主要方式。目前,审判流程公开不如裁判文书上网公开的影响力大,其公开的方式、方法还未固化定型,公开范围较为有限,随着法院信息化建设的跨越式提升,审判流程公开将大有可为,特别是司法责任制改革后,对司法责任的追究就必然涉及审判流程中所能反映出的具体问题。同步扫描是审判流程公开的基础性工程,如果只以简略式的案件流程信息、时间节点罗列来描述审判流程,缺乏客观真实性,因此同步扫描是审判流程公开的第一手资料,推动审判流程公开必然要以同步扫描为基础,继而运用科学技术手段走向深远。
手机微信扫码
访问微信公众号官网